保护·传承·创新——恩施非遗行稳致远

产品详情:

  近日,恩施州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公布。第八批州级非遗项目36项,涉及8个类别,其中新增项目17项,扩展项目19项。

  恩施非遗,余韵悠长,闪闪发光。每一首古老的民歌,每一个传承至今的故事,每一种传统工艺……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终成流动的“盛宴”。

  过去10多年,是恩施非遗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步入巩固保护成果、提高传承水平纵深发展阶段的一次大跨越。

  立体保护是我州助力非遗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基石。2005年5月,我州出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此后,公布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保障和推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贯彻执行。

  201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恩施州全境在内。为加强完善有关法规,我州又先后出台了《恩施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及《恩施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恩施州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等规范性文件。

  通过建立完整体制机制,我州已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人大政协督办、各职能部门参与落实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格局。

  “我州民族民间文化渊源深厚,积存丰富。”州文化馆馆长肖和虎认为,我州民间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工作发展步伐较快。

  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利用、传承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我州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州各地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和传承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目前,我州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9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21项。

  多年来,我州秉持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理念,使诸多深藏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相关节日里,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使活态传承非遗成为日常。2023年6月2日,恩施州建州40周年非遗展演周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幕,近100个非遗项目参与展示,现场展销销售总额约15.22万元,非遗项目体验3500人次,线万人次,恩施非遗不断“出圈”。

  后继有人是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前提。“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保护、传承、发展,直接依靠人,因而保护非遗的重点是保护传承人。”肖和虎表示,抓住了“人”这一核心,就能做好非遗这篇文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加强传承人保护,促进非遗活态传承,我州有关部门采取系列措施予以有力保障,实现了非遗活态传承由个体到群体的飞跃。

  制定《恩施州“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首批恩施州“名家工作室”建设工作,依托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建立名家工作室,给予资金支持;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开展恩施州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评选工作,一次性补贴工作室工作经费5万元;打造州级民族文化传承基地80个,公布民间艺术大师67名,为保护传承优良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提供阵地和人才支持。

  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8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6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18人。

  如今,这些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发非遗创新课程,并签约成为学校的非遗导师,常态化开展授课活动。同时,恩施非遗保护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紧密结合,打造非遗旅游游学线条,开展系列非遗驻景区演出活动1100余场。

  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非遗保护传承保驾护航,也让一大批年轻有活力的传承人不断成长。当年轻的传承人遇上老手艺人,他们的创意让非遗重新焕发活力。

  作为土家人智慧、技艺的结晶,西兰卡普只是恩施非遗项目持续不断的发展创新路上的一个缩影。

  “用白色会不会好看一点,织出若隐若现的感觉……”2023年12月20日下午,走进“荆楚工匠”田若兰的西兰卡普工作室,耳畔便响起了织机声。田若兰正在和操控数字化智能织布机的师傅讨论新产品的调色问题。

  “从一开始我就用不惯传统的西兰卡普织布机,想改良它。”田若兰和记者说,土家族传统的织布机效率不高,要批量生产太慢,这也是她创新立式土家织布机、便携式折叠土家织锦机、土家织锦数字化智能织布机的初衷。

  在田若兰的西兰卡普工作室,记者观察发现,西兰卡普“四十八勾”图普遍的应用到挂画、布鞋、钱包等一系列产品上,色彩艳丽且带有恩施地域特色的图案,让人挪不开眼。

  “怎样设计出新产品,我每天想破了脑袋。”田若兰表示,以前多做观赏性作品,现在改做生活用品,从“藏起来”到“用得上”,真正让非遗产品家喻户晓,这才是传承的真谛。

  同样是致力于西兰卡普的传承,作为恩施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2022年,该校《土家三双锦——织锦工艺传承与创新引领者》项目不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斩获全国总决赛铜奖,还通过校企合作,运用机械化生产和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加轻薄的双经、双纬、双面新面料——土家三双锦,并申请了土家织锦新织造工艺发明专利。

  显然,思想的创新,现代科技的融入,让传统非遗有了无限可能。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感慨道:“守护老手艺,不是墨守成规,要创新方法,跟随时代,贴近用户,适应市场,这样,老手艺才能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因为激活了创新密码,传统老手艺在当代复兴,服务于人们的个性化、艺术化需求,古老的文化再次展现出非凡的魅力。(恩施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近日,恩施州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公布。第八批州级非遗项目36项,涉及8个类别,其中新增项目17项,扩展项目19项。

  恩施非遗,余韵悠长,闪闪发光。每一首古老的民歌,每一个传承至今的故事,每一种传统工艺……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终成流动的“盛宴”。

  过去10多年,是恩施非遗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步入巩固保护成果、提高传承水平纵深发展阶段的一次大跨越。

  立体保护是我州助力非遗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基石。2005年5月,我州出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此后,公布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保障和推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贯彻执行。

  201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恩施州全境在内。为加强完善有关法规,我州又先后出台了《恩施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及《恩施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恩施州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等规范性文件。

  通过建立完整体制机制,我州已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人大政协督办、各职能部门参与落实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格局。

  “我州民族民间文化渊源深厚,积存丰富。”州文化馆馆长肖和虎认为,我州民间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工作发展步伐较快。

  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利用、传承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我州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州各地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和传承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目前,我州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9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21项。

  多年来,我州秉持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理念,使诸多深藏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相关节日里,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使活态传承非遗成为日常。2023年6月2日,恩施州建州40周年非遗展演周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幕,近100个非遗项目参与展示,现场展销销售总额约15.22万元,非遗项目体验3500人次,线万人次,恩施非遗不断“出圈”。

  后继有人是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前提。“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保护、传承、发展,直接依靠人,因而保护非遗的重点是保护传承人。”肖和虎表示,抓住了“人”这一核心,就能做好非遗这篇文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加强传承人保护,促进非遗活态传承,我州有关部门采取系列措施予以有力保障,实现了非遗活态传承由个体到群体的飞跃。

  制定《恩施州“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首批恩施州“名家工作室”建设工作,依托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建立名家工作室,给予资金支持;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开展恩施州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评选工作,一次性补贴工作室工作经费5万元;打造州级民族文化传承基地80个,公布民间艺术大师67名,为保护传承优良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提供阵地和人才支持。

  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8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6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18人。

  如今,这些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发非遗创新课程,并签约成为学校的非遗导师,常态化开展授课活动。同时,恩施非遗保护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紧密结合,打造非遗旅游游学线条,开展系列非遗驻景区演出活动1100余场。

  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非遗保护传承保驾护航,也让一大批年轻有活力的传承人不断成长。当年轻的传承人遇上老手艺人,他们的创意让非遗重新焕发活力。

  作为土家人智慧、技艺的结晶,西兰卡普只是恩施非遗项目持续不断的发展创新路上的一个缩影。

  “用白色会不会好看一点,织出若隐若现的感觉……”2023年12月20日下午,走进“荆楚工匠”田若兰的西兰卡普工作室,耳畔便响起了织机声。田若兰正在和操控数字化智能织布机的师傅讨论新产品的调色问题。

  “从一开始我就用不惯传统的西兰卡普织布机,想改良它。”田若兰和记者说,土家族传统的织布机效率不高,要批量生产太慢,这也是她创新立式土家织布机、便携式折叠土家织锦机、土家织锦数字化智能织布机的初衷。

  在田若兰的西兰卡普工作室,记者观察发现,西兰卡普“四十八勾”图普遍的应用到挂画、布鞋、钱包等一系列产品上,色彩艳丽且带有恩施地域特色的图案,让人挪不开眼。

  “怎样设计出新产品,我每天想破了脑袋。”田若兰表示,以前多做观赏性作品,现在改做生活用品,从“藏起来”到“用得上”,真正让非遗产品家喻户晓,这才是传承的真谛。

  同样是致力于西兰卡普的传承,作为恩施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2022年,该校《土家三双锦——织锦工艺传承与创新引领者》项目不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斩获全国总决赛铜奖,还通过校企合作,运用机械化生产和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加轻薄的双经、双纬、双面新面料——土家三双锦,并申请了土家织锦新织造工艺发明专利。

  显然,思想的创新,现代科技的融入,让传统非遗有了无限可能。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感慨道:“守护老手艺,不是墨守成规,要创新方法,跟随时代,贴近用户,适应市场,这样,老手艺才能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因为激活了创新密码,传统老手艺在当代复兴,服务于人们的个性化、艺术化需求,古老的文化再次展现出非凡的魅力。(恩施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