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溯联股份(301397.SZ)公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得益于新能源客户订单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19.02%;归母净利润7734.64万元,同比增长22.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00.23万元,增幅6.12%;每股盈利1.03元。
溯联股份专注于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及其零部件,是国内少数同时进入国产与合资品牌整车厂(乘用车及商用车)供应体系的汽车流体管路企业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将尼龙材料应用到汽车流体管路总成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有以尼龙等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汽车燃油管路总成、汽车蒸发排放管路总成、汽车真空制动管路总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其他流体管路、汽车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其他部件等共计7大类、2000余种规格产品,覆盖300多种不同车型。
据统计,目前溯联股份共拥有专利88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绝大多数属于汽车流体管路核心零部件领域,发明专利数量占比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积累,公司在产品和生产的基本工艺上逐步形成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性的核心技术。从市场规模来看,公司的核心产品已在业内占据了领头羊,且成功获得了下游企业的高度认可,2022年的产能利用率接近96%。
目前,公司已为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通用等国内30余家整车厂和100余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直接配套产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公司已广泛布局3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客户,遍布整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储能等领域,包括拓展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汽车新势力,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客户,采日能源、海博思创等头部储能行业OEM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客户结构。
在汽车尼龙流体管路总成的价值构成中,价值占比最高的是快速连接件、传感器和阀泵类流体控制件。从产品用量上看,随着整车排放标准和新能源产品占比持续提升,管路结构复杂化使连接件平均用量大幅度增长,连接件和控制部件的价值占比还在持续提升。
传统汽车管路企业高度依赖外资上游企业的零部件,公司坚持产业链自主,不断的提高上游零部件自主生产能力,在国内成功研发出第一款快速接头并获得专利,从而一举成为国内最早实现汽车管路快速接头量产的公司之一。之后公司陆续开发出了汽车油路、气路、新能源等系列流体管路快速接头产品,流体控制阀,以及带传感器、阀类的功能集成式流量控制接头等高的附加价值零部件。
2018年,公司研发出第一款受到整车厂和主要动力电池制造商认可的动力电池包专用水管接头,成功填补了国内细分市场的空白。目前,公司所用的快速接头绝大多数为自制且数量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公司也直接销售快速接头、阀类等汽车流体控制件以及管夹、卡子等紧固件,该部分收入占比8%左右,销售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不仅于此,公司还通过不断深化上游产业链的价值工程及集成式设计等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精密模具加工和自动化设备设计组装能力。更深的上游产业链布局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针对客户车型高度定制化、同步开发快速响应、成本控制等方面赋予了更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紧抓住当前汽车和新能源行业的“材料替代”和“热管理系统跨域集成升级”两大重要趋势产生的巨大市场扩容空间,积极地推进尼龙管作为全车管路高性能轻量化替代材料,扩展流体控制领域的功能性集成,开发储能电池热管理、氢能源燃料电池等相关这类的产品,积极布局换电、空调、空气悬架等领域,实现向中国领先的汽车和新能源流体控制管理系统集成商的升级。
据了解,目前公司热管理系统相关这类的产品以冷却管路为主,主要使用在在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底盘以及空调暖通和热泵领域,其中电池包和底盘部分已经实现了批量配套,电机、电控和暖风部分相关这类的产品已有部分交付和大量储备项目。目前,公司已获得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客户的订单并批量投产。2020-2022 年,公司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收入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再破亿元大关的高速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9.3%和 9.8%。据乘联会数据,自主品牌乘用车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58.8%,远高于合资品牌3.7%的渗透率,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绝大部分。可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为国产汽车品牌和国产汽车零部件企业创造了绝佳的弯道超车的机会。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车型收入约1.7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55%,成为公司业务收入重要支柱,实现了燃油+电动车业务的“双轮驱动”。